越來越多創業族投入火鍋餐飲行業,懷抱著理想與夢想,當然也夾雜著擔憂與害怕,Tony夫婦就是其中之一。
為了實現火鍋夢,廣告業的Tony開業前兩年就先後加入築間、海底撈服務,學中做,做中學是成長最快的方式。正式開業的Tony夫婦,來客與營收都超乎預期,而且每月淨利更是之前上班族時的六倍以上,夫婦倆很滿意他們當初的決定。
決定正式開設自己的火鍋店前,為了尋找特色火鍋湯底,Tony夫婦找到了皇廚,現在,讓我們來看看回頭客超多的新手餐廳是怎麼做到的?他們寶貴的經歷能否複製?
Tony深知要成功,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-和成功者學習。唯有成功對象能帶給你成功經驗,而失敗經驗卻只能得到失敗借鏡。
在廣告業轉業的Tony「一心想創業」,經過多番考量,決定投入火鍋餐飲行列。在和老婆取得共識之下,餐飲新手Tony有了新身份:築間火鍋服務生。
一待就是一年多,從最基層的服務生、領班到後場,他整體學了一遍,「最主要還是想學習人家的經營模式,服務理念。」Tony發現老闆的理念很重要:有捨才有得,對員工、顧客要捨得才會有回報,甚至還需想方設法讓顧客多佔些便宜,反而會有更多收穫。而這樣的理念就影響著Tony後來的火鍋店。
經過近兩年的籌劃,Tony的火鍋餐廳正式營業。作為餐飲新兵的Tony認為,做火鍋有兩方面特別重要,一個是湯底,一個是服務。「火鍋並不一定需要廚師,自己也沒有餐飲經驗和優勢,但品質一定要顧好。」
1. 在湯底下功夫
雖然主打麻辣火鍋,Tony打出的廣告語卻是:喝湯上癮。「顧客衝著麻辣火鍋來,結果發現湯底好喝,這是額外的驚喜。」為此,他在湯上下了大功夫:
採用廚霸子365
自然發酵辣椒製作的麻辣醬,發酵超過一年以上,「市場上隨便用辣椒精的麻辣火鍋熬不出這個味」。麻香甘醇又順口開胃的麻辣湯,加上大骨熬成的高湯,使得湯底「入口沒有普通火鍋的油膩感,辣香回味,甘醇爽口,特別好喝」。
2. 食材採購挑最好的
開火鍋餐廳,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菜品的新鮮度;現在做餐飲所有產品都要差異化,有特色。有了皇廚推薦超人氣能集客的人氣食材,讓Tony打造差異化深具信心。另一方面他也非常嚴格執行把關所有食材的新鮮度,菜品採購以當日使用為主,確保新鮮。Tony深信,食材上精挑細選所增加的成本是值得的,只要更多顧客吃出好滋味,就有更多回頭客。
除了口味,新開幕的餐廳在服務上抓得更緊,當然獲得的好評也不少,這跟Tony在連鎖火鍋體系的經歷分不開:客人得一桌一桌抓,把他們當做親人,就像家裡來的摯友,一定要拿出壓箱寶的東西來招待。
1. 親力親為的服務
Tony認為,「現在的餐飲升級了,客人不再是純粹吃東西,而是尋找一種感覺,一種體驗。」為此,他們一方面加強用餐體驗,增加互動:告訴顧客麻辣火鍋的正確吃法,提醒顧客若不夠辣可以加辣;若太辣也有天然方法可以減辣,湯更好喝;哪些是招牌人氣菜品,又要如何吃才能吃出絕佳風味;菜品份量足,不需點太多,可點半份菜;以及幫客人推薦和鍋底相得益彰的養生沾醬等。
2. 高標準的服務生
關於服務生和後場廚房,Tony在心中有了一張願景圖:核心的湯底他掌握在手裡,食材新鮮度也在品質下足功夫,只要照他的標準,堅守餐廳的清潔衛生,火鍋餐飲在廚房的技術難度不大,「如果開分店,我不需要任何大廚,人力成本馬上省下來,完全可複製標準化經營模式。」
前場服務生是餐廳的前線戰士,要求絕對要比後場更高,不是簡單端菜倒水例行性工作而已,必須用心把上門顧客服務成回頭客:顧客有什麼需求與建議?是否吃飽?曾經來過的顧客再上門,能叫出對方的名字嗎?知道他的喜好嗎?——Tony告知服務生明確的定位:每個服務生都應是顧客的管家。
產品服務用盡Tony大半心力,餐廳完全上軌道了嗎?並沒有。雖然產品和服務口碑皆不俗,回頭客轉介紹也多,熬過半年艱難的養客期,餐廳後半年基本上算是小賺,並沒有預期的豐收。火鍋店生意之所以沒有隨口碑爆開,Tony自己分析,跟選址和營銷有較大的關係,這也是餐飲經營者應該注意的地方:
1. 選址看走眼
火鍋店開在巷子裡的老宅,實在不怎麼好找,雖然現今人手一台手機,靠著導航,應能找到,但地點實在太偏僻,讓餐廳根本吸引不到過路客,而且附近老舊社區,年齡層又偏高,消費力與活動力大打折扣,這點對餐廳更是不小衝擊。
當初選址沒有考慮過這些嗎?Tony解釋道:主要是資金考量,先求有就不去想那麼多了,想不到,對餐廳發展造成這麼大的困擾。
2. 營銷上的門外漢
選址不佳,就寄望用網路營銷來彌補。靠著專家給予的建議,Tony把希望寄託在「口碑營銷」。他羨慕輕井澤每每新店開幕都擠滿人潮,而且即使平日光臨都要等候座位的好生意,他開始投入研究營銷。
Tony也發現附近一家餐廳,口味和服務並不突出,但在網路上充斥著他們的資訊,餐廳門口隨時都擠滿了人,餐廳生意另人羨慕的火爆。
漸漸地Tony也開始了一些營銷工作,比如將老顧客導入紛絲群,結帳送折價券;對附近社區進行掃樓;在例假日上餐時給顧客驚喜……但效果雖有,但並不如預期,顯然還有努力空間…
成功餐飲老闆該做的事
為什麼有些餐廳並不好吃,但生意火爆?為什麼有些餐廳標榜有機、無毒、廚師現煮..,卻面臨倒閉?我常常提醒餐廳老闆,應該做對的事,而不是把事做對,雖說餐廳經營,不是單獨做好哪一塊,就能做好餐飲,但是超過15年輔導餐廳經驗中,看過太多窩在廚房,潛心研究餐點和費心採購的老闆,餐廳生意經營得很掙扎;相對的,我從沒看過懂的包裝+飢渴營銷+網絡營銷的老闆,生意是不好的。
許多有企圖心的老闆都知道,研發高品質有特色湯底就交給專業;自己努力想盡各種方法與管道行銷餐廳,吸引更多消費者對餐廳感興趣,進而上門消費,打造屬於自己贏的成功方程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