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吃火鍋和吃冰棒,哪一個對身體更好?吃冰嗎?錯了。在夏天吃冰雖然會給身體帶來暫時的舒適感,但是這類食物的溫度比人體胃內溫度要低20到30度,一下子吃大量的冰品,容易導致腸胃功能紊亂,容易造成痙攣性疼痛、腹瀉、腹痛等症狀出現,甚至引發急性腸胃炎;再加上,許多冷飲或冰品的配料,都是高糖、高熱量,產生的脂肪容易導致小腹肥胖。但是,夏天吃火鍋,會不會越吃越熱,這樣做的人應該不多吧?
錯了,大錯特錯,夏天吃火鍋的人口越來越多,從營業額來看,都已經成為餐飲品類的第一名,尤其到了學生放暑假,好的火鍋餐廳更是一位難求,大排長龍。
越熱越濕更應吃火鍋
泰國人喜歡吃酸辣蝦鍋(Tom Yum Kung);四川人喜歡吃火鍋;即使在台灣南部炎熱的高雄,火鍋也大受歡迎,這些地方都是炎熱高溫,但熱的、辣的卻是一般民眾的最愛,為什麼呢?
消暑又排毒,夏天就是要吃火鍋
許多人到了夏天,經常頭昏腦脹,整日懶洋洋提不起勁,也不知道身體怎麼了?
《黃帝內經》主張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」,到了夏天,要應付大自然的高溫及濕氣,必須將衛外之氣養足,人就會覺得更加清爽與精神,而多吃火鍋、熱湯就是很好除濕養氣的選擇。
但要如何養氣呢?多吃豬肉、牛羊肉?非也,並不需要過量,適量即可,反而不能過量進食血肉有情之物,這些肉類是在冬季養血的食材。到了夏天,養氣應該是以「五穀」為主,不推薦在夏季多燙肥牛、禽肉片等血肉有情之物,更推薦的是南瓜、蘿蔔、山藥等清熱解暑利尿的蔬食。
含中藥的養生鍋是夏天最佳選擇
從中醫角度來講,吃火鍋就是夏季怯濕養陽的最佳選擇。當然,吃的菜品、時間是有講究的。
潤康廚霸子火鍋嚴選中藥材,主要的調料都是辛溫的,能除濕增進食慾,也含有能健胃顧腸的中藥材,脾胃養好了,濕濁也就運化了。其次,火鍋裏還有不少芳香的調味料,中醫認為芳香化濕,也有除水排濕的作用。到了夏天,若能將體內濁濕之氣順利運化,人就會覺得更加清爽與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