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家餐廳門口搶登記,你家餐廳服務員比客人多。
做火鍋有多難?其實沒什麼秘密,掌握需求和特色,加上皇廚火鍋的養生味道,再一般的餐廳還是能賺錢
開餐廳做火鍋很賺錢?別鬧了!
開火鍋餐飲只要開對地點,再把火鍋賣便宜點就能輕鬆賺錢,那是90年代的模式,今天的火鍋餐飲進入了弱肉強食時代。賺錢的難度早已超過了大多數人的想像。
關於火鍋成敗的諸多因素中,很多人歸結於找點、裝潢、價位、特色、服務、品牌、擺盤和口味。僅憑藉單一優勢就想讓餐廳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,難喔!
今日,顧客嘴巴越來越刁,服務要求越來越高;而食材、店租、用人成本卻又年年走高,少有火鍋餐廳能大膽逆勢的調高餐點價格。「累」是多數餐飲人不經意脫口而出的口頭禪。
管理難、過程繁、狀況多是經營餐飲的3難。
很多人只看到不到百元成本的火鍋賣三百元的利潤,卻看不到餐飲經營過程中的各種隱形成本的層層疊加,更別說在經營過程的突發狀況,也增添了難以計算的隱形成本。據中國餐飲協會統計:能從隱性成本、繁雜的管理中每年賺到8%~15%淨利潤的企業算是佼佼者了,事實上有60%以上的餐廳處於收支平衡和嚴重虧損的狀態。
對經營火鍋餐廳的基本功缺乏最本質的了解,是很多餐飲品牌做不大,投資業者血本無歸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所以,今天投資火鍋餐飲,不是具備某個單一優勢因素就能平地拔起的(比如低價優勢、門店位置優勢),可能是超過十個以上綜合因素的較量,第一步先求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扎穩『鍋品標準化、服務標準化、成本控制』3大基本功。
第二步再把眼光投入大市場,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到需求&建立特色,建立餐廳立足的優勢。
別人能 你也能?!
羨慕別人不如儘早打造自己
有些餐廳好像靠著單一因素就能成功,真的是這樣嗎?
比如以「超值服務」成為行業標杆的海底撈。
比如以「高性價比」紅遍中南部火鍋市場的“輕井澤”。
這些品牌,絕對不是一開始就找到了經營的突破點,服務、性價比的確是競爭致勝的法寶,但僅憑這些就能複製他們的成功嗎?
以輕井澤為例,從日本引進為出發點,改進了日本喜愛醃漬口味湯頭偏鹹的缺失,推出適合台灣人的清爽口感,以高大闊氣門面卻搭配上平價消費為訴求,在現代追求面子裡子兼顧的時代,推出了新一代平價火鍋餐廳。
輕井澤成功戰略:
- 餐廳地點的便利與門面的大氣格局
- 靈活的翻桌率
- 鍋品食材的新鮮
- 高性價比的定價策略
- 貼心服務
經營火鍋餐飲要找到優勢立足點,就要在消費需求和市場趨勢中做功課,搭配餐廳的特色,在時間和競爭象限中佔據有利位置。
經營火鍋的關鍵成功因素,必需在做好經營本份的基礎上,依著趨勢和需求的變化,打造出讓給顧客看得見、摸得到、吃得出、花的物超所值的消費體驗,讓每一位顧客在用餐體驗後打從心裡留下獨一無二的價值記憶。
不要盲目模仿別人的成功因素,而是去探討成功餐廳在發覺趨勢、需求和運用自己特色時都做了哪些出色的戰略調整,又做了哪些關鍵決策才讓顧客體驗到了品牌的獨特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