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員工必須學會“忍”
一旦把工作交託給了員工,不等於將責任全交給員工,主管應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功力。也就是說,要懂得忍耐。
雖然過程中主管可能有意見想說,但是既然對部下說了“就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期限內完成這項工作”,那麼主管就必須忍耐,必須放手讓員工做到最後。
“授權,不等於棄權”
授權了不等於將責任全交給員工就放手不管。而是要時刻關注著,必要時還要聽取員工的報告。如果發現員工的做法,偏離了公司根本的目標或標準,就要以提建議或指導的方式對他進行修正。
但是,如果員工的做法並沒有偏差,就沒有必要對他進行過多的干涉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
如果沒弄明白這個問題,那麼在放手之後,就難免會對員工的工作指三道四,一下必須這麼做,一下又要那麼做,這種過度的指揮會使員工失去工作的動力。
干涉過多的話,越是優秀的員工越會離你而去。“授權”固然很重要,但是“授權的執行” 也同樣重要。
授權開始前,共享目標願景
授權時必須與員工清楚溝通,希望此次授權能讓團隊達成什麼目標、執行什麼標準,將理想末端景象清楚描繪出來。一旦對要求的目標和標準尚不清楚,就要不斷溝通,直至雙方達成共識。否則切不可放手讓員工去做。
需要注意的是:
- ▶ 有些成員貌似在聽主管說話,但其實並沒有聽進去;
- ▶ 看起來聽懂了主管的要求,但其實並沒有真正理解。
作為領導者,對此必須很敏感。一旦感覺到有人在不懂裝懂,就必須反覆說明,直到他聽懂並且理解為止。有些絕不能妥協的事情,更不能有絲毫讓步。
如果想放手讓部下去做,在這方面就不能含糊不清。你認為自己已經把工作交代清楚了,他已經明白了你想讓他做什麼;但他卻未必真明白,所以最終的成果才會出現偏離。這樣一來,雙方的信賴關係也會因此而產生裂痕。
授權完成後,必須慎重地給予評價
員工完成此次授權,還必須慎重地給予評價,這樣才算對自己的「授權」畫上了一個句號。
自己交託的工作,員工完成得好還是不好?
對此,主管必須認真進行評價,並在日常溝通時、或尋找合適的時機將主管的評價結果告知員工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
- ▶ 在員工取得好的成績時,不要吝嗇表揚他“做得很好!” ;
- ▶ 如果發現員工做錯了,就要告訴他這樣做不對、或是做得不夠。
如果不這樣,很多人就不知道自己做得不夠、做錯了或者失敗了,而是以為自己一直都做得還可以。如果放手讓員工去做,卻不認真給予評價的話;員工的工作水準就不可能提高。
當然,員工在取得成果時,如果能夠得到表揚,他們的幹勁就會更高,接下來肯定會加倍努力。放手讓員工去做,並認真給予評價,這是使人成長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。
反之,最糟糕的情況是,身為主管卻不能清楚地給予評價。這種做法,不但不能使成員獲得成長,還會讓他們覺得主管根本不在乎自己。這樣一來,員工就會開始敷衍了事地應付工作,並與主管漸行漸遠。單單授權完成工作不能算結束,還要認真給予評價。做到這一步,“放手” 的工作才算劃上句點了。